APP | 
English |
企业动态

提供实时的公司新闻及行业动态

外贸提前进入过年模式?已有多家工厂提前放假

发布时间: 2021-12-10 新闻来源: Tradesns 浏览次数: 971

外贸提前进入过年模式?已有多家工厂提前放假


本周刚刚公布了11月出口高增长的好消息,这边却又有多个外贸工厂为节省成本,提前开启放假,准备过年!

本该热热闹闹的春夏订单生产时间点,为啥纷纷放假了呢?

纺织业率先开启春节放假模式

今年纺织业行情不景气,订单数量骤减一半,织造厂家库存最高达到了43-44天,市场充斥着抛货信息,厂家利润普遍低于10%!

微信图片_20211209165857.jpg

11月中旬以来,部分企业开始出现产品累库的现象,纱厂、织布厂和服装企业对1月份的产销形势并不看好。

下游市场观望情绪渐浓,以刚需采购为主。内销市场在缺乏订单情况下,江浙织机综合开机率在6成多,工厂存在停机、减产计划。

提前放假将给纺织企业一个合理的停工理由,既能够减少开支、降低库存,同时也能避免工人流失。还可以适当的延缓交期,给汇率下跌留下余地,同时也给货柜回流国内一定时间。

毕竟年前的纺织市场是年后春夏订单的生产季,尤其是很多春夏服装基本上年后就要上市。但因为春节工厂停产时间较久,年前的那段时间每一天都显得极其可贵。倘若大幅度提前放假,那对急等出货的纺织企业来说将是一个灾难。但今年的市场提前放假,对很多纺织人来说或许就是解脱。

中小微企业生存愈发艰难

这一年来,海运费暴涨、一柜难求,再伴随人民币汇率上升、原材料涨价、国内限电限产等情况,外贸企业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,尤其是中小微企业,直接陷入了“有单不敢接、新单忙不完、旧单发不出”的恶性循环中!

一、原材料涨价是吞噬利润的黑洞

今年2月开始,原材料价格出现明显上涨。以纺织服装原料为例,棉纱、短纤、氨纶几乎全线开启上涨模式,其中棉花价格涨幅高达71.4%,

此外,今年8月起,国内至少20个省份陷入不同程度的限电潮。限电又带来电价调整。

二、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影响着企业利润

由于订单暴增,有些外贸工厂不得不多招工来确保订单如期完成,这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。

此前媒体报道显示,以宁波的服装加工为例,疫情以前,服装工人平均工资5000~6000元/月,今年熟练工涨到了8000元/月左右;即便是内陆的江西,服装工人月工资也涨到了4500~5000元左右。

三、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利润蚕食同样明显

而中小微外贸企业议价能力有限,面对成本上涨,他们多数会选择自己承担。

“对于涨价之前签订的合同,为了稳住客户,一般都只能自己承担损失。”一位深圳外贸从业者表示,对于涨价之后的新订单,大部分企业都会提出涨价,但也要考虑客户承受能力,“因为涨价后影响老外购买力,订单需求会逐步减少。”

四、海运费暴涨进一步榨干了企业利润空间

数据显示,从去年6月起,反映即期运价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(BDI)一路看涨。根据全球-波罗的海货柜11月26日最新运价指数(FBX),亚洲至美西运价指数已经上涨至14677美元;而在2020年疫情之初,这个数字在1400美元左右,相当于上涨了10倍。

船回不来,空柜又难抢,运费还暴涨,外贸企业难上加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