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 | 
English |
企业动态

提供实时的公司新闻及行业动态

外贸订单下跌40%,中国制造业全面失守了?2023外贸如何突围?

发布时间: 2023-03-06 新闻来源: 易之家 浏览次数: 826


外贸数据下跌,中国制造业就全面失守了?

近期关于中国外贸订单丢失及外贸下滑的消息有很多,那么背后真的有这么严重吗?

我们不妨从数据上来看,近期大家看到的一些现象或者是数据,情况似乎确实不那么乐观,但我们看数据不能只看数据本身,我们要拉长时间,结合背景去看。

从目前的贸易数据看,中国2023年春季外贸订单总体下降40%,其中传统产品下降50%以上。

2022年10月-12月,以美元计价,我国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0.3%、8.7%、9.9%,出现了贸易三连跌的情况。


其中,进入2023年,美国从华进口订单大幅下滑40%美国大力度加强了从欧洲的进口。

此外,2023年1月,香港对外贸易出现了70年来最大的跌幅,其中出口下跌了36.7%,进口下跌了30.2%。

香港作为内地最大贸易中转口岸,香港数据下滑,很多人指出,内地也是处于不景气中,其中,香港对内地进出口额分别同比下降在40%以上。

从2022年的外贸数据看,虽然12月我国出口订单总额同比下降了9.9%,但整体依然是不错。

海关统计显示,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42.07万亿元,首次破40万亿,实现新突破,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。

从数值上看,比2021年增长7.7%。其中,出口23.97万亿元,增长10.5%,进口18.1万亿元,增长4.3%。

外贸结构也持续优化,对东盟、欧盟、美国分别进出口6.52万亿元、5.65万亿元、5.05万亿元,分别增长15%、5.6%、3.7%。

也就是说2022年在疫情严重的一年,我们的外贸数据依然增长,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夸张,而且,我们也看到放开后,一些企业包机出去抢订单的盛况。

当然,长期数据没问题,短期确实也有所下滑,我们再具体分析背后的逻辑。

一、外贸下跌背后的真相

从数据上看,美国作为我国最大的客户,2022年12月末,美国制造业订单同比减少40%,接近腰斩!这其实也在预料当中,就从美国的政策能够看出,比如在半导体领域的限制。

其实,从2022年数据看,美国从中国进口5000多亿美元,同比增长6.3%,美国从欧洲进口6000多亿美元,同比增长12.9%。

美国的确加强了从欧洲的进口,这是美国与中国的脱钩的必然。

尤其是自从2018年以来,美国与中国贸易额所占的比重在稳步下降,但直到2022年,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依然还在上升。


当然,2023年数据确实有下滑,这是全球性的,也有美国继续与中国脱钩有关,就比如,今年,美国和日本、荷兰达成一致,要全面限制我们的半导体,这必然后导致进口数据下滑。

而美国除了增加欧洲的订单,从2022年全年的数据来看,美国也加大了越南、墨西哥、及部分东盟国家的订单。

机电主要是在墨西哥,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主要是在越南。

此外,就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因素了,此前,美国一直在对外投资,也把产业转移到一些国家,当然这也是美元霸权下的产物,因为美国需要向全球输出美元。

但是在长期的产业转移后,美国开始出现了问题,制造业出现了空心化,但是我们也从2022年的外贸数据中看到,美国不可能全面与中国脱钩,比如,我们的新能源,不管是汽车、锂电池或者是光伏产品,出口量都在增加,因为在这些领域,我们都是第一,不用我们的不行。

这也意味着美国主导的产业链“去中国化”,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,也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,毕竟我们优势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就能代替的!

二、外贸下跌,中国制造业全面失守了?

看完前面的分析,我们现在再来看这个问题,其实答案就很清晰了,说中国制造业全面失守的,纯属夸张。

很明显,大的趋势是因为全球经济衰退,需求变弱,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面临通胀,消费力下滑,我们认为,外贸形势严峻应该看成是欧美太弱,而不是我们的经济,甚至是制造业出现了问题。

随着中国综合生产成本的上升,中国企业通过并购、建立合资企业、独立建厂等在海外建设工厂,以实现更高的产能和更低的成本,比如富士康去越南,这本身是对我们有利的。

这是每个国家发展中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,之前的欧美如此,现在的中国也如此,转移低端产业,比如服装、低级电子厂,更好的完成产业转型升级,做好中高端产业。

当然短期看,这些转移,会让国内一些产业工人失业,但相对来说,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工厂招不到人,很多人宁愿去送外卖、跑滴滴等,也不愿意进厂,工厂不得不提高用工成本,这也会加剧产业转移。

所以,从这个逻辑上看,更不存在中国制造业全面失守!

即便是低端产业转移,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数量、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全球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。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,尤其是在高端领域补短板,比如芯片,中国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。

尤其是当下,面对美国围堵,我们国家发布:要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,坚持国际合作,广交朋友,扩大开放,坚定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。

当然,我们分析了很多,最后再梳理一下,就是长期看,我们的制造业前景广阔,当然短期在全球需求不足的背景下,当下数据确实有回落和下跌。

面对短期的这种情况,我们也有对策,其实,早在疫情的阶段,我们就已经提出了扩大内需,建立国内和国际市场双循环。

目前,我们也在致力于扩大内需,随着经济的复苏,我们的消费已经出现了回暖。

从2023年的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来看,困境已经过去,欧美等国经济可能恢复慢,但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比较好。

随着全球经济见底,大家信心恢复,制造业链条修复,我们认为,今年的国际市场需求并不会很差。


易之家专注外贸大数据收集、挖掘、应用及服务十余年;为解决“外贸中的诸多痛点”打造了全新的海关数据查询系统——GPM系统(tradesns.vip)可帮助外贸企业快速找到相匹配的精准采购商、精准采购负责人,将80%的时间放在20%的精准客户身上,缩短客户开发周期和成本,提高开发效率和成单率。